今天,我有一门课结课了,那门课叫电影鉴赏,于是我看了一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其实这是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获茅盾文学奖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改编的电影,电影看完后我想起这部小说的姊妹篇叫《一句顶一万句》。
去年,我有幸参加一个读书交流会,和一些青年读书爱好者谈论过《一句顶一万句》,今天再拿出来读一次,谈谈我新的感受。
一句顶一万句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被称为中国版的《百年孤独》,我们都知道这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百年孤独》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史。
与《百年孤独》相应的是《一句顶一万句》中的“祖父”杨百顺和“孙子”牛爱国,一个走出盐津,一个回到了盐津。祖孙两代人的寻觅,不仅形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循环,也表明了中国平民的“百年孤独”。
《一句顶一万句》这本小说分为两个部分,上部是《出延津记》,下部是《回延津记》,揭示了中国平民生活中精神上的悲剧,用平民语言诠释了平民的“百年孤独”。
本文思维导图
“绕”的哲学,不仅仅是语言上的“绕”,而且是平民生活与人事曲折的“绕”。
①人名设定上的“绕”。
我刚开始读《一句顶一万句》的时候,感觉晦涩难懂,开篇第一段,用“老马”“老杨”“老李”这些大量的中国口语化代词,把我读着读着就绕进去了,不知道是“老杨”卖豆腐的,还是“老李”卖豆腐的,迷茫之后,就得返回去重新看一下书中的人物设定。
这个时候,我就想起当时读《百年孤独》时的感觉了,我当时看到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时候,就觉得名字好长啊,天真地先给它简化成了“何塞”,直到他的两个儿子何塞阿尔卡蒂奥和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这两个人的名字一起出现时,我才知道并不是这么简单的。
一个字来概括两本书的相同点就是“绕”!
先使用人名上的“绕”,让你觉得不知所以然,就反反复复翻书去查阅人物设定。其实这样的绕却恰恰可以让读者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地熟悉每一个人物。
②缠绕式语言表达方式的“绕”。
《一句顶一万句》中类似于“不是……而是……”“原以为……不想是……” 等句式多达148处,刘震云不是选择用一种直白的方式去表达,而是选择用这样先否后肯的句式。(我也学会用这样的句式了,很绕。)
这种缠绕式语言表达方式,创造了一种交织在一起的语言表达和扭曲的思维逻辑效果。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就是要我们思考,他并不打算平铺直叙地给我们讲长篇大段的道理,而是一直使用缠绕式语言。
这样的句式有助于我们不再人云亦云,开始从自己的生活角度去独立地思考,去判断自己的平民生活是不是这样的。
③事情与事情之间的交叉重叠的“绕”。
一件事儿不只是一件事儿,常常连着七八十来件事儿,弯里拐着弯,一个人又连出几个人,无法说清,也就不想说了。——刘震云
就像作者刘震云说的,我们的生活是用一件一件的事情来串起来的,而不是由一个个孤零零的故事单独来诠释的。
《一句顶一万句》中有一个片段很精彩,也是与上文我提到的“老马”与“老杨”相关,我简单作以叙述。
起初,老杨一味地听老马的话,把小儿子送到“延津新学校”,抽签欺骗二儿子杨百顺,几乎导致了他与杨百顺父子关系的断绝。但老杨不知道老马的提议只是为了阻止他唠叨。老杨和老马因为“老马的粗心”而非常偶然,杨百顺的道路也因此改变。
短短一段文字,说明了这个事情已经牵扯了非常多以前的事情,给人的感觉很“绕”,很复杂,但又觉得很真实。
我们平民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接下来我要分析的剧情就更错综复杂了。
为了报复老杨,马英九故意怂恿老杨去向有钱人老秦家为儿子求婚,他等着老杨的笑话。没想到,老杨真的当回事,傻傻地去求婚。更令人惊讶的是,由于受晚清小说中穷秀才娶富婆的浪漫爱情故事的影响,以及对杨百业“善”的误解,秦小姐同意了婚事。
我们看到了沟通过程中各种事情缠绕的误解和误会所造成的荒谬结果。
这种“绕”恰恰反映了平民在人际关系的关系网中,找不到出口,从而陷入自我无法摆脱生活的绝望感。
然而,平民内心的欲望和现实的曲折性,不仅会导致一场搞笑的婚姻,还会产生无数离奇而不羁的曲折故事,越来越不会回到正常的轨道。
自我迷失过程中,平民精神生活下的物是人非与物非人是的悲剧。
①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自我迷失。
《一句话一万句》中的主人公们似乎都没有自己的生活,他们找不到自己。
《出延津记》是寻找未来,也就是“去哪儿”;《回延津记》是寻找根源,也就是“从哪儿来”。杨百顺和牛爱国一直在找他们,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屡遭打击,找不到自己。
杨百顺先后成为“杨摩西”、“吴摩西”、“罗昌礼”;牛爱国想:自己没了,思想没了,那么牛爱国变成了谁?
事情想不明白,人的忧愁还 少些;事情想明白了,反倒更加忧愁了。
平民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活着》告诉我们,活着本身就是意义。可是,平民都在的的确确地勇敢活着,也都在的的确确地自我迷失着,也许没有很多平民在思考活着的意义,他们只是很迷茫,想知道自己是谁。
这本书就将平民的自我迷失表达的淋漓尽致,看似一切荒诞的故事背后,我们也许该想一想,一直努力去寻找自己,会有结果吗?
②论物是人非与物非人是的悲哀。
那辆“东方红”拖拉机比前几年破了许多,侯宝山开拖拉机,也不戴白手套了。
书里的这句看似在说拖拉机和白手套,其实都是在说侯宝山。
那些东西也许会随着时间变旧,但是那辆“东方红”拖拉机永远还是拖拉机,白手套也永远是白手套。
可是,侯宝山却不再是那个侯宝山了,曹青娥要找的侯宝山,不是这个侯宝山;她要找的侯宝山,在这个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了。
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在生活中说的物是人非吗?难道不就是一个人在一举一动中的悄悄改变,慢慢地就不是从前的那个人了吗?
到了东关,汽车站二十年前已搬到了西关;当年的汽车站,现在成了一座化肥厂。
我选取了一句最轻描淡写的物非人是,书中人物记忆的点都随着时间变了,你们肯定在疑惑,这句话没有体现“人非”啊?
这句话,确实没有。可是书中这样的“人非”太多了,我不忍心去写那一个个人物的离去。
曹庆娥记得,他祖父的房子在南街,33年前那家店叫“江记”店。现在商店还在,但不需要踩踏板。
取而代之的是柴油机,它的锤子“叮当”和“叮当”正在转动;而她记忆中的人,都不在了。
物是人非让人遗憾,物非人是让人无奈。
用平民语言去表达平民的孤独,作者一直坚持人道主义观念。
①用平民语言简单直接的表达。
刘震云用我们平时生活中最具有生活气息的口语来写文章,没有刻意去添加任何文学的修饰。
但正是这样朴素的真实感,表达出文学上该有的标准。
作者没有让自己高高在上,而是从一个平民视角出发,按照我们中国的平民思维去刻画人物,逻辑上十分清晰,背景上与我们平民契合。
最直接和简单的平民语言,才最让我们看得懂,最能读懂其中的孤独。
②以人为本,坚持人道主义理念。
人道主义:一切以人、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利益或幸福、人的发展或自由为主要目的的哲学思想。
在《一句话一万句》中,刘震云始终坚持一种人道主义理念,用关怀“人”本身去写下文章,用平民语言去表达平民的孤独。
因此,在刘震云看似“无情”的面容背后,是他在洞察平民人性之后,对作品中塑造的小人物的无限感同身受和同情。
刘震云的缠绕与寻找,是他对平民的孤独的无奈感叹,也是他看透生活的本质后,对平凡生活的深切热爱。
总结
在整个人类生命的漫长岁月中,没有比感觉到自身的孤立无依更叫人害怕的了。——尼采
我写的这篇文章也已经临近结尾了,读者们应该从我的分析中明白了“一句顶一万句”的话是不存在的,书中也并没有给出答案。
孤独是无法避免的,平民会在自我寻找中感到孤独,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感到孤独,在精神依靠中感到孤独。
我们看到《一句顶一万句》的书名,会容易地以为可以得到排解孤独的出口,其实这本书就是用平民语言告诉我们: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既然无法避免孤独,那我们这些平民为何不勇敢地去正视孤独呢?
我们平民的“百年孤独”不该再继续孤独,因为你我皆平民,而你,不是孤身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