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热搜#建筑工人变老变少意味着什么#突然想到了之前看到一个抖音博主李娃娃发的视频,里面讲述了凌晨四点劳务市场的样子。
这里挤满了来找工作的农民工,有的手拿馒头,有的背着工具,趁着月色,赶到这里。他们大多数人没有文化,年龄大,没有稳定赚钱的途径,只有一把子力气,以及肯干的决心。
当问到他们找什么工作的时候,回答是,什么都做,包包子、蒸馍、缝缝补补啥都
他们要求不多,只为了一家老小糊口
他们四处张望,不敢有一丝松懈,一个老板来了,就有一群人扑上去
而挤不上去的人,就只能干着急
劳务市场每天会有几百人聚集,然而只有一半的人有工可开
而另一半,多数时候满怀期待地扑上去,被拒绝时只能尴尬的笑和手足无措地退回
看到这样的场景,不禁让人五味陈杂。
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有这样一群人在拼命努力地生活
就像看到热搜评论里说的,若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一把年纪还到处奔波
尽管如此,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前段时间,各地先后出台了60岁以上农民工清退政策。
政策的用意是为了年龄大的人着想。数据显示2018年,建筑行业从业工人60岁以上占比约为1%;而在建筑行业造成死亡的安全事故中,60岁以上占比高达15%。也就是说,60岁以上建筑工人的事故死亡率远高于其他人群,并且是其他年龄群体的数十倍以上。
可以理解,年龄大了,反应慢了,一旦出事,基本上就是大事,而且他们很多人都是家里的经济支柱,一个人倒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那是致命打击。
但对于很多农民工来说,确实天大的难事,他们甚至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要面临着辞退。可以预见,部分人慌乱无措甚至茫然地面对着车水马龙的城市来回徘徊。
同样处于迷茫的还有建筑业,数据显示,30岁以下群体中从事建筑、装修的占15%,而50岁以上占比则近43%。从2007年到2017年,建筑业一线工人平均年龄10年间增加了10岁。
说明没有新鲜血液加入进来,那10年后,当现在建筑工人主力军进入因超龄而被清退的行列,届时谁来为我们修路造楼?
老去的建筑工人,“老有所依”落地尚难,而建筑行业未来也要面对“无人用”这个难题。
为何会有这个局面,先来说说老年农民工的困境,著名经济学家、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曾说:北京的劳动力市场上,普工一天是300元,如果回村做农业,一天能有30元吗?
农业对劳动力要素的回报,恐怕一天不超过30元。
在城市一天赚的300元,在农村需要十来天才能赚到,种地赚的少,而且养老金也少,
以前年龄到达60岁的农村老人,每个月可以领取到140元左右的养老金,不同的城市所领取到的养老金额也并不相同。
今年开始,农村养老保险有了新政策,按照不同的缴费档次,每人每年有45-90元不等的补贴。
也就是说六十岁之后,每月能有一两百的收入,这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只能解决温饱问题,不能生病呀。
时代在进化,但老人却没有跟上步伐,难道他们就应该被社会抛弃?
在老龄化严重的日本,经常可以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开出租车、做收银员。
在网上搜索了下,文化程度不高,60岁以上的农民工如今能做什么,有文章总结:环卫、护工、做手工活、保安、保洁、停车收费员等等
未来,希望能有更多简单操作的岗位能够提供给老人,因为我们也会有老去,我们也终有成为弱者的一天,我们都希望能有保障、有尊严的生活。
回来说下建筑业的困局,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去做苦工。网友们的总结是,没保障、工资微薄、社会地位低。
没保障:不仅是眼前的工资、福利待遇没保障,未来也没保障。建筑工人大多没有五险一金,有的不签合同,有的人还面临拖欠工资,工作危险系数高,年龄大了干不动了,还要被嫌弃,实在是不稳妥的工作。
曾经网传工地工人月入过万,那是每天都有活得情况,但是工地工期一过就可能面临好久找不到新工作的窘境,平均下来,年收入也不算多。再加上如今房地产等行业萧条,建筑工地数量减少,现在干活都不一定能找到。
社会地位低,之前看过一个视频,说是一个外国女教授介绍老公是建筑工人,人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在中国,建筑工人是底层的存在,他们用双手赚钱,每天天不亮开工,夜幕降临手工,他们的辛劳足以让享乐大的年轻人汗颜,但是却得不到认可。
因为以上种种,使得年轻人不愿意做这些工作。
想要改变,想来要从提高薪资待遇,劳动条件的改善、劳动保障的完善、成才空间的拓展等方面着手。只有年轻人感到从事建筑、装修行业也是一件挺体面也很有前途的事,才能从根子上解决缺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