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隆中对》时,往往是惊讶于诸葛亮在战略预判上的高瞻远瞩,远见卓识。对于未来的天下大势,战略格局的精准预测与判断。这一点充分地证明了诸葛亮其人确实是见解不凡,才智超人,他的战略高度在当时几乎是无人能及的。正处于困窘之中,郁不得志,走投无路,礼贤下士,身边战略人材匮乏的刘备能够遇见诸葛亮,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共图大业,确实是幸运的,如鱼得水一般。
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的局面、走向,与诸葛亮的预判是完全一致的。我们不得不由衷地佩服诸葛亮战略眼光的高明、独到之处!说他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恰如其分,实至名归。但是,在《隆中对》的战略规划中,也潜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巨大隐患,说是战略决策的失误也毫不夸张!那就是对后来三国博弈的困难、复杂、变数局面的准备和应对措施严重不足,尤其是对整个东吴政权,对孙权集团的认识与判断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显得有些有些肤浅,草率,有些一厢情愿。也许是因为自己的亲哥哥在东吴为孙权效力,而且很得孙权的赏识和重用,诸葛亮对东吴政权也很有好感,就有些疏于防范。结果是被东吴背弃,算计,输得一塌糊涂。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是将东吴以及孙权定位为盟友的,终其一生都不可动摇,从未改变过!尽管期间也发生了东吴偷袭荆州,杀害关羽,夷陵之战火烧连营,间接害死刘备的重大变故。诸葛亮也从未视东吴为敌人。在诸葛亮的眼里,大敌和国贼只有一个,那就是篡汉自立的曹操。所以他攻击、讨伐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北方的曹魏政权。如此一来,他就一厢情愿地把东吴当做了亲密无间的盟友,几乎是不设防的。这一不设防的后果就是,刘备以及蜀国在此栽了大跟头,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
诸葛亮的设想太完美了!荆州北距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在诸葛亮的战略设想中,将来的蜀汉政权就是要占据和拥有荆州、益州两个州。然后等待时机,两路北伐,遥相呼应,一举拿下曹魏政权。这就显得太过于天真,太过于浪漫,太过于乐观,太过于理想化了!他对于东吴政权,对于孙权的野心、私心变心的认识和估计严重不足。对于荆州这一块用武之地,东吴和孙权也是觊觎已久,志在必得的。是不可能放弃而拱手让人的!双方要争夺同一块地盘,谁也不会让步,没有妥协的余地,明争暗斗的矛盾就是不可调和的!不论迟早,必有一战。表面友好,和平共处的东吴不过是在等待一个最佳时机而已。诸葛亮连这一点都没有看透彻,确实非常令人惋惜!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北方的曹魏政权是正面的,明摆着的敌人和对手。没有丝毫的伪装和掩饰。要提防它并不困难。东边的东吴是表面上的盟友,暗地里的敌人。它很善于伪装和掩饰,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勾心斗角的,在桌面上可以推杯换盏的,在桌子底下就随时都可以踢脚互掐的。用口蜜腹剑,笑里藏刀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正面战场上的敌人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敌人就是在背后捅刀子的阴险小人。很不幸,东吴和孙权就是扮演了这样的一个角色。结果让刘备、诸葛亮、关羽都吃了大亏!
人们常用贪得无厌来比喻人的欲壑难填。东吴以及孙权对土地的贪婪是诸葛亮始料未及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了争夺土地,可以大动干戈,不惜一切代价,可以背弃盟友,采取最卑鄙的手段,自相残杀,可以不顾大局,东吴政权以及孙权在统一天下,恢复汉室江山方面,没有刘备、诸葛亮那样的雄心壮志,对于北伐曹魏,也是得过且过,消极应对,敷衍了事,不像诸葛亮那般矢志不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对于夺取荆州,对付蜀国,倒是挖空心思,不遗余力,喜欢乘人之危,落井下石,只要逮住机会就会狠咬蜀国一口。诸葛亮一心北伐,东吴则是一心算计、对付蜀国(直至蜀国灭国时,东吴还在趁火打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作为黄雀的东吴缺乏进取之心,缺乏天下大局观,蜀国缺乏一个可靠的盟友。这是诸葛亮的一生最重大的失误,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哀!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注定是不能实现的!
如果诸葛亮把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东吴这边来,对东吴多加提防,那么在北伐方面就要大打折扣了。东吴就不会那么得计了。但是却违背了诸葛亮北伐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