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的张茂渊照片
至今仍有不少人记得张茂渊这个名字皆因为她是天才女作家张爱玲的姑姑,但撇去这个身份,她也是一个美丽自信、独立坚韧、阅历不凡的女子。从某些角度看,不是张爱玲成就了她,而是她竭尽所能地成就了张爱玲,同时又活出了自我,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1.末世贵族——真正的名门之后
张茂渊生于1901年,父亲是富有书生意气的抗法将领张佩纶,外祖父是影响了整部中国近代史、权倾朝野的晚清重臣李鸿章,所以她称得上是真正的名门之后,真正的贵族。
张佩纶早年生活贫寒,但他刻苦好学,才华过人,20多岁就登科及第,是清朝有名的谏官,在那个大清气数将尽、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官场腐败的末世,张佩纶为为人清正,抨击朝野恶习,弹劾污吏贪官,是当时的一股清流,深受百姓爱戴、朝廷赏识。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张佩纶慷慨陈词,主动请缨,以三品钦差大臣的身份派往福建督军。但因为没有从戎经验,兵器陈旧,很快败下阵来。那些曾经遭他弹劾的官吏趁机落井下石,张佩纶被革职流放。
当时的权臣李鸿章和张佩纶的父亲张印塘是故交,一直非常赏识这位故友之子的人品和才华。所以在李鸿章的运作和开脱下,这个流囚回到了津门,成为李中堂门下掌管重要文件的文书。
李鸿章
李鸿章爱才心切,风度大气,不但在政治上提携张佩纶,还在他重返天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将自己年轻貌美的女儿李菊耦嫁给了他。
李菊耦乃名门闺秀,被李鸿章视为掌上明珠,她对张佩纶的人品和才气早有耳闻,所以对于这桩婚事,她是非常中意的。
张李二人婚后生活非常幸福。即使在李鸿章门下,张佩纶政治上也屡受排挤,1895年,他深知自己的政治生命已经完结,干脆告别官宦生活,携妻迁居南京,从此不再过问朝政。李菊耦也是饱读诗书的女子,所以夫妻爱人夫唱妇随,诗酒应和,其乐融融。他们的故事被写进长篇小说《孽海花》,被传为晚清佳话。
张佩纶李菊耦在15年的长相厮守中,育有一男一女,儿子张廷重,女儿便是张茂源。
父亲张佩纶与母亲李菊耦
2.铿锵玫瑰——中国最早的职业女性
在那个动荡的年月,张茂渊称得上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女子,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对其宠爱有加。但不幸的是,在她两岁那年,父亲因肝疾驾鹤西去,只留得孤儿寡母在人间。
李菊耦是坚毅且有见识的女子,她并没有因丈夫的辞世而消沉,而是把所有的爱与精力倾注到一对儿女身上。
李菊耦和儿子张廷重、女儿张茂渊
她把儿子当女儿养,希望他无灾无难,读书及第,人生顺遂;而把女儿当儿子养,希望她坚毅刚强,能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她喜欢给小茂渊穿男孩子的衣服,家里佣人都称她"少爷"。这样的养育方式让张茂渊有几分男儿气质,凡事皆有主见,遇事冷静果敢,作风爽利强硬。
二十三岁那年,她不满足家中优渥清闲的生活,拿着从父母那儿继承的遗产,勇敢地走出国门,和嫂子黄逸梵一起漂洋过海,前往英国学习钢琴。
回国后,她凭借她的高学历和好头脑,入职怡和洋行上班,后来又在德国电台报告新闻,待遇优厚,每天只工作半小时,一个月可以拿好几万的薪水。之后,她又跳槽到戏院做高级职员。
做事干练、工作出色的张茂渊
在那个绝大多数女性还局限在家、只能寻一桩婚姻当长期饭票的时代,张茂渊却在职场上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她工作出色,游刃有余,自得其乐。
一个女人,只有经济上的独立,才有人格上的独立,才能真正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张茂渊是中国近代早期少数能实现这一人生理想中的一个,她是一朵绽放在男人世界里的铿锵玫瑰。
而且由于受西方自由主义生活方式的影响,张茂渊特立独行,自由不羁。她曾公开声称不参加任何红白之喜,她不愿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这些琐屑的人情事务上,不愿受传统人情社会的束缚。她的这些意识和作派在当今社会都是非常超前的。
职场女性张茂渊
3.姑侄情深——张爱玲身后最强大的支撑
张爱玲的父母是性格迥异的两个人,注定无法长久。爱玲四岁那年,母亲黄逸梵远走海外,此后便长期不在女儿身边。父亲这一生只顾自己享乐,对子女十分冷漠。在张爱玲的生命旅程中,唯有姑姑给了她亲情,给了她温暖。人生漫漫,唯有姑姑的家是一方宁静的港湾,给了她天长地久的感觉。
张茂渊直到78岁才将自己嫁给初恋李开弟,她一生未生育,一直视张爱玲如己出。
童年张爱玲与姑姑
张廷重再婚后,张茂渊知道正处于青春期的爱玲对继母的厌恶和排斥,经常主动跑过去关心她,安慰她,劝解她。
1935年,张廷重在后妻的鼓动下搬了家,张茂渊亲自掏钱给爱玲和弟弟各买了一张床。一个衣橱,一张写字台和一把座椅。安顿好姐弟俩后才离开。
还有一次,张爱玲和弟弟生病,也是姑姑请了一位外国医生为他们诊疗。
张茂渊给了张爱玲母亲般的温暖。
张爱玲中学毕业后,向父亲提出想去英国上大学,被父亲毒打,并将其关在家中。张茂渊上门理论,被张廷重用鸦片烟杆敲碎了眼镜,鲜血直流。从此,兄妹二人彻底断绝了往来。
半年后的一个深夜,张爱玲趁机从父亲那逃了出来,投奔姑姑。
从1937年到1952年的十五年间,除去到香港读书的那几年,张爱玲一直和姑姑住在一起。
对这个从小母爱和父爱都缺失的侄女,张茂渊在生活上给予照顾,精神上给予慰藉,事业上给予支持。
1942年,香港沦陷,香港大学停办,只差半年就毕业的张爱玲,被迫中断学业返回上海,是姑姑又一次收留了她。
张茂渊工作所得,养活自己尚可,如今又多了一个人的开销着,实有些捉襟见肘。为了减轻姑姑的经济压力,张爱玲开始小说创作。
张爱玲
对此张茂渊是非常支持的。她是张爱玲作品的第一个读者,见侄女非常有写作天赋,便极力向一位叫黄岳渊的老先生推荐了她的作品。这位黄老先生和当时鸳鸯蝴蝶派的领军人物周瘦鹃是至交,因为黄的推荐,张爱玲的处女作《沉香屑 第一炉香》得以在周瘦鹃主编的杂志上发表。从此,张爱玲一炮走红。
张梦玲在文学创作上取得成功,姑姑张茂渊功不可没。她本人对文学并不感兴趣,但张爱玲的每一篇作品,她都会仔细阅读,并时时关注报纸、杂志上有关张爱玲作品的评论和反馈。她是张爱玲身后最强大的支撑。
张爱玲与汉奸胡兰成谈恋爱,她提醒侄女要认清胡的政治身份,看清他的品行。可惜张爱玲执迷不悟,在感情上吃了苦头。
1952年政治越来越多地介入文学创作,张爱玲本能地意识到,她自由写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她决定离开大陆。她只将这一想法告诉了姑姑,只与姑姑一人作别。从此姑侄陌路,天涯再无相见,但姑姑永远是张爱玲心中最温暖的牵挂。
张爱玲与姑姑
4.白发新娘——苦等初恋52年,只为暮年的相守
张茂渊是姿容美丽、气质脱俗的女子,但她的感情之路却异常艰辛,令人唏嘘。
1925年,23岁的张茂渊前往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在去往英国的轮船上,她邂逅了面容清俊、谈吐不凡的翩翩公子李开弟。
英姿勃发的青年李开弟
当时海上风浪颠簸,张茂渊在甲板上吐得狼狈不堪。李开弟走过来为她递过热毛巾,沏上龙井茶。
就是这杯茶,这个很自然的绅士之举,让张茂渊芳心萌动。一路的相伴畅谈,李开弟的才华彻底征服了张茂渊。
在此之前,她没有爱过别人;在此之后,她无法再去爱任何人。
张茂渊和李开弟在轮船上
只可惜李开弟早有婚约在身,女方是闵行富家女夏毓智。
这个世界上最无可奈何的事情是有情人不能成眷属,别的事情,可以去努力;唯有婚姻,再怎么挣扎,都是徒劳。
结婚前夕,李开弟对张茂渊说:“你不要再等了,我们今生已然无缘。”
张茂渊回应:“我会一直等你,若今生等不到你,我等待来生。”
这份心意,坚如磐石。漫漫52年,她从青丝等到了白发,光明磊落,无怨无悔。
张茂渊与李开弟一直保持君子之交,她把他的妻子当做姐妹,将他的儿女视为己出。
对此不仅李开弟心存感激,妻子也深受感动。临终前她握着张茂渊的手嘱咐道:待她过世后,一定要和李开弟结为夫妇,否则她在九泉之下也会死不瞑目的。
面对这样贵若千金的肺腑之言,一生洒脱、一生坚毅的张茂渊泪如泉涌,泣不成声。
夏毓智在李开弟和张茂源的陪伴下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等接下来的日子,中国再度进入政治运动时期,已过花甲之年的李开弟被抄家、被批斗,女儿远在广州,儿子被迫自尽,亲戚避之不及,唯有张茂渊不离不弃地伴他左右。她用弹钢琴的手为他洗衣做饭。在那最黑暗的人是岁月里,他们携手共度,相濡以沫,相依为命。
1979年,李开弟得以平反,苦等 52年,已经78岁高龄的张茂渊终于嫁给了李开弟,成为他的白发新娘。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张爱玲收到姑姑结婚的消息,禁不住热泪盈眶。
晚年张茂渊
李开弟张茂渊年近八旬,才有情人终成眷属,是真正的黄昏恋、夕阳红,他们一起携手走过了12年的岁月静好。
一个女人用最美好的52年岁月苦等,换得12年白发如雪的暮年相守,有人认为这太不值得了。但值不值得,只有当事人心里最明了。
红尘滚滚,岁月悠悠,他们的故事、他们的传奇将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