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中的《大学》篇,其核心内容是“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八条目就是古人对人生的规划和设置。三纲领是:明德、亲民、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把三纲领八条目落实到人生之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修身。《大学》中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修养。提高道德品质修养的关键是正心。关于如何正心,《大学》提出了四不正之说,四不正是指:
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愤怒、恐惧、好乐、忧患,是导致身心不修不正的四个问题。要解决这四个问题,我感到这是谁也做不到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现实当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存在个体,当面对不公平,你能不愤怒吗?面对不可控的因素,你能不恐惧吗?人都有所向往,能没有好乐吗?人人都有所担心的事情,能没有忧患吗?
为了能够正心,大学提出的对治方法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我感到这更做不到。你能做到对什么事情都无所谓吗?对什么事情都熟视无睹吗?你能做到对什么信息都不关心吗?你能做到对食物没有分辨吗?这些都是做不到的事情。因此,修身、正心是何其难的事情。
《大学》这部经典著作读起来很容易,但一点点思考,你会发现,要做到古人对人生的设置规划是多么的高大上。
我感到,四不正确确实实是每一个人必须重视的心理问题。我们既然做不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那么还是要从愤怒、恐惧、好乐、忧患这四个问题本身上下功夫。我们能不能做到愤而不怒,恐而不惧,好而不乐,忧而不患,这才是关键。
一是愤而不怒。人不能不发愤。愤是一个褒义词,是内心的动力之源,所谓的发愤图强,指的就是要有强烈的欲望。怒是一种负心理能量,是气愤的意思。我们想做的事做不成时,表现来出的就是怒。怒伤肝,怒气大的人会得肝病。
二是恐而不惧。恐就是害怕,对不明确的事物,人人都会害怕。如果什么都不怕了,那才是更可怕的。关键是恐而不惧,惧是吓唬自己的意思。如果你敢于去面对害怕的事情,那么恐惧就会消失。我想,这是每一个人都有过的体验。
三是好而不乐。好就是爱好,喜好,偏好。乐是欢乐。爱好是一种追求,而乐是对追求的追求的欢喜心态。比如说爱好学习,这本身是好事,但如果乐此不疲,不注重实际,那么就是问题。
四是忧而不患。人都有忧患意识,也不可能没有忧愁的事情,关键是如何忧而不患。患是担心和提心吊胆的意思、患得患失的意思,实际上是对忧愁事情的一种心态。如果能够把忧愁和事情解决了,那么,就没有什么忧患了。
《大学》中提出的四不正,是修身正心的四个重大心理障碍。不管是用什么方式,如果解决了这四个问题,那么人的道德品质一定会得到提升。即便是解决不了,明白了这四个问题的存在和成因,对修身正心也是有帮助的。我们很多人感到很茫然,就是对四不正缺少理解,如果理解了四不正,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那么也就活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