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入高三的新时代,大家大多都摩拳擦掌,想要像宗悫一样乘长风破万里浪,干一番伟大的事业,但现实往往比理想残酷得多。现在想来,本人语文在九调109分炸把开盘,却在四月调考考到了140,最终高考语文分数140+,决定这一路走来跌宕起伏的,除开各式各样玄之又玄的临场发挥之外,大抵可以归结为“自信与自知”。
自信而不自卑,自知而不自傲。无论是面对“金陵玉殿莺啼晓”时不会“谁知道容易冰消”,还是面对”风雨如磐暗故园“时依旧能“敢叫日月换新天”。得失取予,付出回报,也许并不需要刻意去计算自己在学科上的投入产出。正如我前文提到过的,语文学的就是一个修身养性。磨去浅薄与稚气,磨去锋锐与棱角,磨去浮躁与世故,直到能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在高三各种纷杂信息的不断刺激下能够始终保特一颗淡定的心灵,哪怕是受了过于猛烈的冲击,也依然有一种途径可以通过语文自我疗愈,此乃提高了内心的抵抗力和恢复力稳定性。
若从心态角度分析,本人之所以可以从九调的泥潭中逆袭,正是因为我坚定相信我自己的语文水平绝对不止如此。(但是一些家长,例如我妈,总是倾向于以一次考试的成绩评判学生的知识能力,而不是放在一个较长区间内结合多次测试情况综合分析。因此很多情况下,家长提出的建议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压下葫芦起了瓢。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家长抑制自己的焦虑情绪,并且加强亲子沟通与家校沟通,克服某些不听师生建议的自负态度,毕竟专业事要交给专业人来办)秉持着这种思想,我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个人原先的学习状态不改变,结果半理固宜然,半出乎意料地在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获得了较好成绩。
考完之后,无非就是纷至沓来的鼓励和赞誉。但当时的我各种冷静、清醒、现实,可能是因为进步太大,也可能就是心里不踏实。我觉得自己当时的水平不值这个分数,考得好只是运气使然,最终分数的数学期望仍在 120 分左右。于是我去找语文老师谈心,具体内容现已不可考,但在那天的日记本上留下这样一段文字:
能力与分数之间的矛盾:具有波动性,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能力与目标之间的矛盾:喷泉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有压力。
之后,我做了以下几件事:
(1)挑笔(我耗费一整个下午用各种型号的笔抄了好几篇作文,多方比较之下找到了一款最适合自己的笔芯,写出来的字看得更清楚更美观。)
(2)练字(字清楚真的重要。不是描字帖,而是做到不连笔。)
(3)反复修改作文与写作文(平均每周两篇,连续三个星期,至今难忘一边嚼面包一边瑞摩句式的晚餐时间。)
这样一来,整个语文卷面的整体观感大为改善(字好看真的占优势)),卷面印象分都能大幅上涨。不久之后的八校一联,我的语文又获得了一个较好的成绩。(之后我偶然得知,我老班曾经在我期中之后对我妈说我下一次语文可不一定考得到这个分数,结果八校成绩一出,他就不承认自己说过此话了)。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整个高三的生涯中,二月调考是一道平分上、下学期的分水岭。在高三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我的二月调考也是一处令人始终警醒的界碑。
自高三上期中以来,捷报频传。天下太平,国家无事。至于元月调考之后,初始之冷静清醒之观殆已淡忘,而如江山永固、千秋万代式思维日益渐长。平常的小型考试选择题错5个,只因总分还在120 分以上便安慰自己;古诗文漏洞新出,却倚仗其它部分填坑而非检查修补。战线铺向数学、理综,侵占语文基本时间。无论是依古人王安石《伶官传序»中“祸乱出于积微”亦或是看今人坊间俗话中说“富不过三代”,一旦精神上丟失了初心,行动上缺少了干劲,面对问题就惰于解决,面对难点就懒于攻克;一旦思想上丢失了钙质,机体便会得“软骨病”,分数的骨折也是必然的。悲哀的是,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教训,总是只能引得“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唯有等到“万方多难”,“物是人非”之时才能幡然悔悟,但往往为时已晚。一轮复习的进程已结束,百日动员的号角已吹响,如何能像克里斯朵夫•李维一样让自己“挫折往往是转折,危机同时是转机”,在一个月内不仅能重整旗鼓面对八校浮沉,还能在其中更上层楼?于我的理解,原因是多样的:
(1) 认识到自己前段时间态度上的问题,转变学习态度,同时坚持肯定学习方法。
(2) 受到了学姐(清华大学法律系)的鼓励——余下一百天还大有可为。
(3)受到年级内诸位优秀同学的启发,对时间与任务进行了规划。
(4)依然不丧失对自己的信心。
(5)受到了语文老师的宽慰与支持。
其实在二月调考之后,我妈歇斯底里,一味指责我成绩上的过失,贬低我所付出的努力成果,令人十分心痛,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波动。所以,还是重复前文说过的话:不要太注重一次的成绩(毕竟又不是高考)。哪怕真的是出现了重大失误,家长至少应该以包容宽慰的情感态度对待孩子。大家又不是石头,考不好都很伤心,当事人本人尤其如是,就请别再把他当成家长怨气的出口了。
在二调以后可以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同学们对语文投入的普遍增加,尤其在二轮复习之后班上的各路巨佬显著加重了自己在语文上投入的时间(本菜鸡瑟瑟发抖)。也许这是应了我班班主任的一句话,真正的高手都是靠语文分开差距的。”虽然这一段话过于简单归因,但大体上也能反映出语文可观分数的巨大能量(帮你填坑)。
但同时需要注意到的是,语文学科自有其慢热属性。后期在语文上加大练习实际上是在提高语文软实力(这里并不是说软实力不重要,实际上本人高三上学期能以平均水平考出高分,正是得道于软实力,这里是要指出的,是有一些同学试图通过刷题提高硬实力,其实是找错了方向)。例如加强选择题的题感,提高做题速度,在加大书写量的前提下保证书写整齐美观,合理控制时间分段与做题节奏等。这些东西,其实在日常周都不需要过度强调(挤时间给理综),只需在考试周稍作练手即可。
一般到四月底四月调考结束之后,考点复习基本结束,进入自主复习阶段。这一阶段明显可以感到讲得变少而试卷变多(官方正在帮你提升软实力),同时末日气氛浓重。各种押题卷层出不穷,扰人心智。这时候如果心态把控不好,很容易产生焦虑感或是丧失信心,对复习状态产生较大影响。对于市面上各种琳琅满目、泥沙俱下的押题卷,我根据个人试用与最终高考情况有以下体会:
(1)市面上的押题卷押不中什么题,反倒是学校里老师隔三差五发的试卷能押上点。
(2)不要有押宝心态。按照计划该干干啥干啥。在他人心浮气躁,心猿意马之时,若是你能安安稳稳坐在位置上岿然不动,在气势上你已经赢了三分。另外,要说明的是,家长在考前往往比学生更为急躁,而且受社会心态影响严重,这样会物极必反、得不偿失。(如我妈,考前只剩七天,给我买了十套押题卷,每套好几百四科全有,气得我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考前只剩三天,还让我见各种从没见过的所谓“名师”寻求指点,严重影响我的复习进度,甚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高考分数。)
(3) 如果要做题,首推高考题。你真的能保证做过的题还能得全对吗?重做一遍高考题,体会绝对大不同。当你真的能独立自主地写全小说的第一个得分点并且逻辑思路明了,当你真的能在选句填空的四个选项中比对、逐个排除,找到唯一真相的时候,当你看到文化常识胸有成竹的时候,当你看到作文题目文思泉涌的时候,那才真是“胸中磊落藏五兵,如见万里烟尘清”。那才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且,深挖一下,一些所谓的“新题型”,如18 年的语文改错,其实 09年就已经考过了,谁知道明年又会挖出什么宝贝来考一考呢?当然,如果实在是想顺应大流,买一套押题卷,尽是挑那种讲解详细的(什么增值套装)的大品牌,还有就是挑便宜的买——我看我妈交的各种智商税,什么“985 卷卖985元”的,卖“888”的,都是各种三脚猫胡编滥造打一枪骗人的。靠高价来虚张声势,一套押题卷连出卷人都不信,干嘛浪费自己宝贵的考前时间替坏人“当小白鼠”呢?
最后,这里陈述一个客观事实:高考考场上该具备的知识大家都具备了,真正影响发挥的其实还是心态因素。对于考生而言,最重要的事就是保证自己心态平和,既不过分紧张也不过度放松,考试期间的心态也莫因试卷的难易而大起大伏。对于家长而言,我特别希望各位家长能够充分相信自己孩子的实力,千万别像那苏州马拉松里给冲向终点的马拉松运动员强塞国旗以至其痛失金牌的志愿者一样胡乱加油,反而给孩子造成一生的遗憾。
我在这里愿向诸位同学传递一份正能量:考前3天,在我被我妈折腾得心力交瘁之际,我熟识的一位老师及时地疏导了我心内的苦闷,让我对当时眼前最重要的高考重新充满了 信心。各位同学,请永远牢记,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身后是全国最优秀的、愿意全身心替你排忧解难的老师!你的身后有无数走向象向塔、愿意以自我经历为你拔开迷雾的学长学姐!你的身边同龄人之中的佼佼者,是与你并肩作战三年的同学与伙伴!当6月7日的朝阳升起,铃声敲响,你将以无比饱满的精神和无比强大的内心昂首阔步,走进考场,书写人生最靓丽的一份答卷。
最后放一首宋人的西江月:
锁棘方当拔士,挥毫正好摛文。
词源三峡笔千军,尽出平生素蕴。
天府伫登名姓,夜窗不负辛勤。
直须平步上青云,始信文章有准。
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高考中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