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小学就开始听曾仕强教授讲的百家讲坛《胡雪岩》,因为他讲的绘声绘色,有很多自己的见解。我开始读胡雪岩的书,也开始关注曾仕强教授。
后来又无意间看到曾仕强教授讲的一些东西。全都是对中国文化自我认同感的讲解。比如:做人要圆通,不要圆滑;聪明人吃老实人,老实人吃谁?老实人吃老天,老天吃聪明人……听多了,又感觉太认同中国文化了,感觉太假不真实。又过了几年,我自己也感悟到中国文化的绝妙。比如:古时文人读书喜欢摇头晃脑。书写格式从上往下……因为后来中国民国时期一些领袖为了彻底推翻旧中国,也把太多好的文化习俗都列为糟粕了,朝代更替这不可避免。
毕竟有得有失。再说古时文人读书摇头晃脑以及书写格式由下往上是有利于保护颈椎的,现在年轻人尤其和电脑打交道的,都有职业病—颈椎病。这样古今现象的对比,可见古人不是一味死读书,更是劳逸结合,注重养生。感谢曾教授对中华文化认同感,我也有所感悟。
再比如曾仕强教授的几大预言:瘟疫,会死很多人,极端天气,中国发展会越来越好,未来缺水缺粮,未来是资讯时代等等,教授还给了我们好多忠告建议。这不是大师谁是大师?儒释道文化在现实的社会中是相互结合在一起的,其真谛是很难用语言来正确表述出来。即然说不清又何来的大师之说?
人类历史中,老子,释 迦牟尼,耶稣是宗教的开山鼻祖。但老子却讲道不可言。释迦牟尼拈花一笑。耶稣教的圣经也并非耶稣亲自所著。这都说明了一个问题,这世界其实很简单,若加上人们的意识解读就变化无穷了。在时间的长河中,人类存在于宇宙的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用一天为单位来计算,连半秒钟都不到,又何况一个人仅仅的几十年时间。因此对于一个凡人来讲还是不要用大师这个词,能称得上真正的老师就不错了。
我看过曾老的著作,也听过他的讲座。(指的是视频讲座)确实受益不少,他讲课的特点是通俗易懂。主要是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解释了易经。因此深受广大观众所推崇。也就是人们所谓的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探索。那我要反问一句,易经即然讲阴阳两个方面,即然有科学方面的存在,那有没有不科学的方面呢?从不科学的所谓迷信鬼神方面又应怎样去注解呢?
如同一件东西,你从不同的点面去看,观感肯定不一样。即便你有了全貌的观感,它的内在你也看不清。对于易经也是一样,如果你为了传递正能量教书育人,那一定要向曾老学习。因他是讲科学的。如果你为了学习算命打卦伪科学这方面来学习易经。可以讲曾老讲的那些作用不大。甚至半点作用也没有。比喻你手机被偷了,科学的方法就是去报警。迷信的方法就是告诉你被什么人所偷,有没有要回来的希望。显然二者的路子是天攘之别的。但要回来的机率是相同的,都是百分之五十。
闻道有先后,学术有专攻。同一门学问实际也有专攻。搞物理学的有专攻原子弹的,有专攻宇宙飞船的。易经其实也一样,有搞科学的,有搞迷信。曾老是不是真大师?肯定不是。只能讲他是杰出的易学研究者。因易经即然从古到今能流传下来,显然不是一个人能在短短的一生中全方位看透的。但他肯定不是伪大师。因他论点不是从伪科学迷信这个点出发,而是从科学方面来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