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位三十岁的青年来我的工作室,他说,他近几年感到活得很乱,每天晚上靠跑步、或者看短视频、或者喝酒才能入睡。
我问他:这有什么不好吗?
他说:他父母都在县城里工作,算是有文化的人,都喜欢看书,父母很讨厌我现在的样子,我也想坐下来看点书,为此,网购了许多像四书五经这方面的书籍,可就是读不进去。强迫自己看书的时候,全身就非常的难受,热乎乎的,烦躁不安,一页书都看不完,为此特别的烦恼。
像这样的青年很多,游戏玩够了,短视频也看烦了,想看点书充实一下自己,可是,有心读书,就是读不进去,特别是文言文,一句话都理解不了,每次是很有兴致地拿起书,随后很颓废地放下。对于这种情况,我把有关读书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首先我告诉大家,读书是一种功夫,这种功夫是练出来的。这和长跑一样,开始跑的时候,跑一百米就气喘吁吁了,再跑下去感到呼吸困难。在这情况下,如果放弃了,就难以为继。如果坚持下去,一点点地增加长度,筋骨有了耐性,肺活量加大,长跑就不再是问题。长跑一旦习惯,不跑步反而难受。
读书类似这种情况,每天坚持读一点,天天坚持,坚持20天左右,也像长跑一样形成习惯,形成了习惯,读书的功夫就养成了。
现在人读书都是带有功利性的,即读书能带来什么好处。其实,读书的好处可以说不计其数。宋朝第三代皇帝宋恒曾经写过一首《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首诗写得极好,对后人影响很大。你想,这位一千多年前的皇帝对读书能有这样的见解,对于现在的我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读书是有境界的,清末著名学者王国维,从古代的三首词里总结出了读书三境界说,对读书人来说是很有帮助的。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所谓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就是站位要高,要多看,多读,博览众书,这是第一步功夫。
所谓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坚持读下去学进去是艰难的,要有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
所谓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就进入了读书的佳境,这种佳境,只有读书的人才能体会到。
关于读书,还有一个问题我想告诉大家,《论语.宪问》中记载了孔子的一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非常值得我们深思。无论是读修心养性的书,还是科技类、知识类书籍,都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心性和能力,这是根本的目的。现在的人却恰恰相反,自己还没学懂,这就开始教育别人了,这种情况实属是以盲导盲。
以盲导盲,会误人慧命,这是最可怕的。所以说,书还要自己读,最好是读原著,哪怕读懂一本,受益也是无穷的。北宋有位政治家叫赵普,传说他半部论语治天下成为美谈。这就是少而精的真实写照。
关于读书,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以上内容是本人观点,欢迎留言交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