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以后,生产队解体,多数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在方方面面先后岀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就是集体经济“空壳”,农村“空心化”,年轻的劳动力离土离乡,农村老人无人照料,种地农民青黄不接,土地撂荒。
如今的许多农村,已经失去了当年的模样,传统习俗没有了,人情味淡薄了。个别农村只是个空架子,想选岀个像样的村干部都很难。集体没有了凝聚力,农民一盘散沙,国家对农民的关怀和号召停在了最后这一公里,农民只知道种地卖粮,地怎么种,种什么更好,没有人来管理。一些农民对国家的补贴都不清楚,每亩地补贴多少钱,都是怎么补贴的,根本就不知道,反正卡上有多少钱就拿多少钱。
这些方方面面的问题,虽说是农村的主要问题,但不是根本问题。那农村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到底要靠谁来解决?该如何才能解决?
农村经过这些年探索,人们已经找到了一个共识:也就是农村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农村缺少的是产业。没有相应的产业支撑,集体就没有经济来源,农民就不能就近创业,农村落后的问题,就岀在农村没有产业上。如果本村就有产业,就像过去乡村办企业那样,集体经济就有可靠的保障,农民就不会离土离乡,老人就会有人照料,土地也不会被撂荒。
我们附近就有个农村,由于农民承包的土地太少,农民靠种地维持不了生活,改革初期农民先后都外岀打工,村里的土地多数都扔给别人耕种,没有人耕种的就自动撂荒。
那个时候村子里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村干部开资打“白条子”,别说发展事业。村子里五保户的补贴,全都靠农民上缴统筹款来解决,农民缴不上费,村干部就要到处去借。
后来村里几个退伍军人回村后,在乡党委的推荐下,当选为村干部。当年,他们利用本村的自然资源,开办了3个硅石矿企业,集体经济很快发展起来,除了改变村庄面貌之外,还将农民的土地进行整合,并依托集体经济建设了标准化保温蔬菜大棚,引进了优质品种,让农民发展经济作物种植。
集体经济积累起来,这个村又开始搞房地产开发,首先利用农民的宅基地,建起了楼盘,农民全部住进了楼房,剩余部分上市出售。村子扩大了,农民的买卖也就跟着上来了,农民自然回到村子,土地重新捡起来了,农民在家做着小买卖种着蔬菜水果,村庄到处是一片生机。
集体经济翻身以后,农民的福利不断增加,每逢年节,每户农民都有过节的福利,孩子上学有奖学金,老年人每个月有200元的生活补贴,老丧人有补助。农民的这些好处,都是来源于村办产业的发展。
在农村要发展产业,无非就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资金项目,一个是管理人才。
如今国家提岀乡村振兴,发展农村产业是第一要务,国家对发展产业就一定会给予大力支持,应该说在资金上不会有问题。现在所差的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有没有这样的管理人才,就是有了产业,能不能管理好,这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在农村做一个管理人员,并不是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管理企业可不是像管理农村那样,工作推着干,好赖能将就。如今的农村干部,不仅要有管理能力,更要有对事业负责的精神,南街村如果没有王宏斌这样的好干部,恐怕不一定会有今天的南街村。
所以,农村的事情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有了国家的支持,有了好政策,最终还是要我们自己来努力,如果没有干部农民的共同努力,就是把一个现成的好企业交给你,也不一定会有成效。
目前,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已迫在眉睫,让有能力懂管理,具有事业心的人走进村干部队伍,事关农村发展。
说了这些,恐怕有人会说,这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事,农村发展产业这要多少年?其实什么事情都是没有看准,就怕走弯路,如果认清了方向,发展还是很快的。我上面说的这个村,也就是两三年的时间,就从一个落后村一跃成为先进村。
山东省维坊市坊子区洼里村原来非常贫困,乡党委动员刘向东回村后两三年,农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路难走,水难挑,电不稳的“空心村”,一下子成为全国著名的亿元村。
相信通过国家乡村振兴,农民的好日子很快就会实现,